战争建筑:地缘政治建筑批评的理论准备|新建筑·大家讲会视频回放+文字报道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12日      浏览次数:
导语:2019年12月4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有幸邀请到了朱剑飞教授就《战争建筑:地缘政治建筑批评的理论准备》为题进行了为期两个半小时的精彩演讲。晚上七点讲座正式开始,朱剑飞教授分享了以地缘政治为基础进行的相关建筑思考,讨论了不同时代战争不断变化的定义和形式,以及战争对社会、文化和建筑的影响,并基于地缘政治和当下中美冲突的新国际形势提出了相应的建筑学观察角度和自己的看法。
图片

▲ 海报

 
 
 

主 讲 人 介 绍

朱剑飞教授博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巴特莱特建筑学院,曾在英国、澳洲等多所知名高校执教。教研范围涵盖建筑历史、理论和设计。长期用英文写作研讨中国建筑,部分文字被译成德、法、西班牙文,多年受邀在欧美各国演讲。任中英有关杂志编委、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客座教授。
 
 

活 动 简 介

2019年12月4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有幸邀请到了朱剑飞教授就《战争建筑:地缘政治建筑批评的理论准备》为题进行了为期两个半小时的精彩演讲。晚上七点讲座正式开始,朱剑飞教授分享了以地缘政治为基础进行的相关建筑思考,讨论了不同时代战争不断变化的定义和形式,以及战争对社会、文化和建筑的影响,并基于地缘政治和当下中美冲突的新国际形势提出了相应的建筑学观察角度和自己的看法。
 
 

讲 座 内 容

 
“战争作为研究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线索”
 

朱剑飞教授开篇为我们分享了选择以地缘政治为基础,通过战争为线索研究建筑学的原因。在他看来,建筑学与政治学有着紧密的关系。这里提到的政治不仅是国家意识形态,而更接近于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同时由于近年来国际环境的激烈变化,特别是以中美冲突为代表的新的国际格局促使了他从开始以地缘政治为线索重新审视建筑学研究。他认为地缘政治冲突的相关理论可以为建筑批评搭建框架,同时也特意说明了今天讨论的议题尚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研究,而是一个关于建筑学新角度的思考。他特别提到了思考与交流在建筑学中的重要性;建筑学不是单纯的搞技术,它是技术与文化艺术结合的学科,因此需要通过“聊天”的方式在学术前后进行思想的激荡。随后的讲座通过四部分的内容逐一展开,即战争的定义、战争的形式、战争与文化和社会的关系,以及他个人对中美冲突为代表的国际新形势新格局所进行的观察

图片
图片

图片

▲ 朱剑飞教授演讲

1、战争的定义
1、What is War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战争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在研究战争的定义时,德国战争理论家Carl von Clausewitz对于战争的定义经常被引用。在他看来,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需要具有一定规模和明确的敌友关系;战争通常需要达到某种利益,这种利益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战争有着不确定性,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保证发动战争就一定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战争时期,空间为权力提供了资源,但是同时也为权力带来了局限(例如大陆型国家和海洋型国家)。在这一部分的讨论中,朱教授主要引用了Paul Hirst的著作Space & Power: War and Architecture (2005)中对于战争的空间尺度和地理特征的论述总结了战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在前现代(pre-modern)冷兵器时代,以古代中国和罗马帝国为代表的大陆型国家往往会修筑城墙来防御外来的侵袭,这两个帝国的战争主要是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因此它们不约而同地在帝国的北部建立防线。中国为了抵抗北方的游牧民族修建了长城,罗马帝国也依莱茵河和多瑙河修筑了自己的防御工事,此时的战争通常围绕城墙的争夺展开,军事防御体系呈现出空间边界明确的特征。

然而随着西方航海技术的发展,火药的运用以及自由贸易的发展,出现了海上霸权国家。以英国为代表的海上霸权国家的防御不再局限于本国的国土,而是将其防御范围扩展到其控制贸易区域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海外殖民地以及贸易港口以便于维护开放的贸易环境。

随着战争规模的升级,一战和二战期间,国家建立了新的防御体系,马其诺防线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在二战之后的冷战,美苏通过核武器的绝对摧毁敌对国家的能力实现了恐怖和平,此时国家开始建立了举国的备战体系。在防备核战争为前提的国防体系里,疏散成为影响国家空间布局的最重要因素。因此,高速公路等能够快速疏散工业物资和人员等的交通系统开始大量建设,同时,居住区被规划在城市郊区,各种社会资源开始实现联网。
图片

而在911恐怖袭击之后的当下,战争开始显现出“不对称性”(asymmetric),因此大范围的安检和CCTV等安全监视系统开始不断被强化,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战争的形式

2、War Type/Form

 

对于战争形式朱剑飞教授主要通过四本书整理出了三种对战争形式进行研究的角度。

第一种角度将当下战争形式定义为基于媒体(media-,info-)的战争。法国著名的社会伦理家和社会学家Jean Baudrillard所著的《海湾战争没有发生》是媒体战的代表著作。书中认为美国攻击伊拉克的时候出现了全新的战争形式。战争开始通过激光制导和GPS系统将枪炮与监视器荧幕相连,最后通过电视转播出现在我们起居室的电视上。在电视里我们看到的画面往往是一个中心有十字光标的监视荧幕,这种和电子游戏一样的形式已成为现代战争在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的呈现方式。

Eyle Weizman所著的Urban Warfare与Baudrilard持有同样的观点,利用网络是现代战争的重要特征。在他看来,网络是还原战争真相的依据。Weizman通过在网络上收集网民在战时拍摄的建筑损毁的照片和视频,提取其中记录的地理和图像信息来客观地还原战争的进程。

第二种角度讨论的是当下的战争形势呈现出的非对称性。Paul Virilio在其所著的Twenty-five Years Later一书中讨论了冷战之后25年的战争发展方向。冷战后的世界战争局势显现出愈加失衡的状态。例如东京地铁站毒气攻击以及911恐怖袭击,通常参与恐怖袭击的人数较少,但是往往会造成十分重大的伤亡,产生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第三种视角讨论了战争与美学的关系,例如Lebbeus Woods所著的War and Architecture,他以建筑作为载体,幻想了萨拉热窝战争后城市重建过程中可以飞翔在战争残骸上的建筑。

 

3、战争和社会与文化的关系

3、How is war related to culture/society
 
讲座的第三部分,朱剑飞教授提到了战争对社会和文化以及建筑设计风格的影响。Paul Virilio 提出的军事工事考古学为解读这种影响提供了方法。Virilio认为战时的防御工事往往十分具有感染力,庞大的建筑体量和夸张的建筑造型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他还认为二战时期德国的军事建筑(工事)体现出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并与英国和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呈现出极大的差别。Albert Speer作为纳粹德国首席建筑师,他设计的体育场、防空塔和碉堡除了满足功能需求之外,体现出了某种独特的审美和“邪恶的内质”。在Albert Speer看来,建筑应该成为纪念碑,应该唤起民众类似英雄的感受。虽然纳粹建筑至今仍有争议,但是纳粹时期的建筑仍然强烈地传达了战争对文化、对审美的影响。

图片

图片

 

4、以中美冲突为代表的新的世界竞争格局以及与之相应的观察角度

在第四部分,朱剑飞教授提到,近期美国对华为和中兴等中国高新企业进行制裁为代表的国际冲突标志着世界进入了新的国际格局。在他看来,南海争端和贸易战不仅是贸易冲突,而是中国和西方制度之间的对抗。然而社会制度的对抗和冷战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质。可以看到,在中美紧张的贸易冲突和科技争端的背景下,中美之间的文化往来与技术交流却依旧频繁。如果观察当下的国际格局可以发现,“战争”的形式又一次发生了改变。“战争”从Carl von Clausewitz提出的二元对立的战争关系逐渐转变为《孙子兵法》中对于战争的理解,即战争是无穷延续的,通过更多非战争的手段来实现战争的胜利。乔良在1999年所著的《超限战》可以被看作是《孙子兵法》在21世纪的延续,乔良认为现代战争的形式是多元的,体现在经济、文化、网络、信息等诸多方面。

图片

图片

朱剑飞教授此次的演讲表明对战争的研究可以为建筑学研究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战区(theater of war),或直译为“战争剧场”的概念将地缘政治、设计生产、知识结构和对于现实的想象置于同一舞台,为解读当下世界冲突格局中的建筑学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交 流 互 动

 
 
演讲环节结束后,朱剑飞教授与学院师生进行了充分的互动交流。他分别就防御工事、军事遗产、近当代的殖民遗产、三线建设以及国内外建筑学教学的差异等问题进行了答复,进一步拓展了讲座内容。
最后,本次讲座学术主持人李晓峰教授代表学院和新建筑杂志社向朱剑飞教授赠予“大家讲会”纪念品及《新建筑》杂志,参与讲座的学院老师与朱教授合影留念。图片
 

图片

图片

▲ 合影留念